一、課徵對象:
因買賣、承典、交換、贈與、分割或因占有而依法取得所有權之不動產。
◎注意:
(1) 所謂不動產=土地+定著物
(2) 依契稅條例規定,在開徵土地增值稅區域的土地,免徵契稅。
二、契稅稅率及納稅義務人
契稅稅率及納稅義務人
契稅種類
|
稅 率
|
納稅義務人
|
買賣
|
6%
|
買受人
|
典權
|
4%
|
典權人
|
交換
|
2%
|
交換人
|
贈與
|
6%
|
受贈人
|
分割
|
2%
|
分割人
|
占有
|
6%
|
占有人
|
※不動產以交換取得其所有權,如有給付價差,其差額價款部分必須按 6% 買賣稅率計課契稅。
|
三、契稅計算方式
(一) 契稅的計算公式
契稅稅額 = 核定契價 X 稅率
(二) 契稅案例
申報時以當地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所評定之標準價格核稅(標準價格即房屋課稅現值 + 房屋免稅現值-免稅騎樓現值)
案例一:
房屋(不含土地)買賣契約所載價額為新臺幣 800,000 元,而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所評定的
標準價格為 500,000 元(課稅現值450,000 元、免稅現值 50,000 元)。
依現行規定當事人應以評定標準價格核計契稅,則該房屋的契稅為 30,000 元。
即 500,000元 x 6% = 30,000 元
案例二:
房屋(不含土地)買賣契約所載價額為新臺幣 350,000 元,而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所評定的
標準價格為 500,000 元(課稅現值450,000 元、免稅現值 50,000 元)。當事人應依評定標準價格核計契稅,則該棟房屋的契稅為30,000元 。
當事人應依評定標準價格核計契稅,則該房屋的契稅為 30,000 元。
即 500,000元 x 6% = 30,000元
案例三:
逾期申報,加徵怠報金(每超過 3 天,會被加徵應納稅額 1% ,最高以應納稅額為限,但不得超過新臺幣 1 萬 5 千元)
某甲於110年1月27日將房屋(不含土地)出售予某乙,依規定應於110年2月25日前申報,但某乙卻於110年3月2日始申報契稅(已逾3日未逾6日),該房屋之標準價格為800,000元,則某乙應納之怠報金為480元。即800,000元×6%×1%=480元。
案例四:
建物交換,且交換有給付差額價款。
甲屋原屬兄所有,房屋標準價格為 1,800,000 元,乙屋原屬弟所有,房屋標準價格為 1,300,000 元,假設兄弟二人擬有償移轉其權利價值之差額,則兄弟二人應繳納
契稅總額為 82,000 元(56,000 元+26,000 元)即
1.甲屋由弟取得,由弟為納稅義務人,其契稅為:
(1) 1,300,000 元 × 2% = 26,000 元
(2) 500,000 元 × 6% = 30,000 元
(3)合計為: 56,000 元
2.乙屋由兄取得,由兄為納稅義務人,其契稅為:
1,300,000 元 × 2% = 26,000元
|